董卓(?-192年4月23)字仲穎,隴西臨洮(今甘肅省岷縣)人。東漢末年少帝、獻帝時權(quán)臣。官至太師、郿侯。原本屯兵涼州,于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,旋即掌控朝中大權(quán)。其為人殘忍嗜殺,倒行逆施,招致群雄聯(lián)合討伐,但聯(lián)合軍在董卓遷都長安不久后瓦解。后被其親信呂布所殺。
董卓性粗猛而有謀斷,從駐守邊塞的地方官吏升遷為羽林郎,累遷西域戊己校尉、并州刺史、河?xùn)|太守。
早年為將,在西方平定少數(shù)民族叛亂。
中平元年(公元184年),代盧植統(tǒng)兵,因臨陣換帥,不敵黃巾軍。
中平二年(公元185年),副車騎將軍皇甫嵩征討北地先零羌、湟中義從和金城人邊章、韓遂,后皇甫嵩因之前得罪宦官,于其年秋征還,邊章、韓遂等遂愈發(fā)猖獗(臨陣換帥,兵家大忌)。后朝廷又以張溫為車騎將軍,統(tǒng)兵十萬,督董卓等平叛。十一月,董卓、鮑鴻大破韓遂、邊章,斬首數(shù)千。后討先零羌,諸軍皆敗,唯董卓獨全師而還。
中平五年(公元188年),與皇甫嵩平討王國。靈帝病危,董卓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兩次抗旨,駐屯河?xùn)|,擁兵自重,坐待事變。
靈帝死后,大將軍何進和司隸校尉袁紹合謀誅諸宦官,不顧朝臣反對,私召董卓入京。董卓引兵馳抵京城 ,勢力大盛,廢黜少帝,立陳留王為獻帝,卓遷太尉領(lǐng)前將軍事,進位相國。
董卓放縱士兵在洛陽城中大肆剽虜財物,淫掠婦女 ,稱之為“搜牢”。又虐刑濫罰,以致人心恐慌,內(nèi)外官僚朝不保夕;與此同時,他又為黨人恢復(fù)名譽 ,起用士大夫 ,企圖籠絡(luò)人心。
初平元年(190)冀州牧韓馥與袁紹、孫堅等人興兵聲討董卓。黃巾余部也陸續(xù)起兵關(guān)東。董卓挾持獻帝西都長安,并焚燒洛陽宮廟、官府和居家,強迫居民數(shù)百萬口隨遷,致使洛陽周圍200里內(nèi)荒蕪凋敝,無復(fù)人煙。
初平三年四月,董卓入朝時為呂布所殺。消息傳開后,百姓歌舞于道,置酒肉互相慶賀。董卓被陳尸街衢,其家族被夷滅。余部由李傕等人率領(lǐng)。三國志毛批本記載董卓死時五十四歲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