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田螺最初是從順德傳入廣州的,但當(dāng)時人們并未懂得使用紫蘇葉炒田螺。雖然他們嘗試過使用辣椒、蒜頭、豆豉為炒田螺的佐料,但始終卻未能除去田螺的泥腥味,實令人有美中不足之感。后來,泮塘一個叫李細蘇農(nóng)夫無意中發(fā)現(xiàn)了用紫蘇葉炒田螺可以除去田螺本身的泥腥味,于是這個方法就很快流傳開來了。不久,人們再加以改進:在田螺下鍋前先用油撈一下,然后再下紫蘇葉炒,這樣更能帶出田螺的鮮味。于是乎,和味炒田螺逐漸成為了廣州人所喜愛的一道特色美食。
田螺與石螺不同,它的特點是殼薄肉厚。與一種叫紫蘇的芳香草同炒一鑊,便會產(chǎn)生一種香中有辣,辣中帶甜的怪味。這一怪味,不但南方人喜歡,連北方人、港澳同胞以及外國朋友都十分喜歡,常常在街頭小食檔(也可在高級賓館酒樓里),圍著小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嘗紫蘇炒田螺。炒時,還可放上辣椒、蔥或蒜、豆豉、鹽等調(diào)味料品,使其味道更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