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翚(1632年4月10日─1717年11月15日),字石谷,號耕煙散人、劍門樵客、烏目山人、清暉老人等。江南省蘇州府常熟人(今江蘇常熟)。清代著名畫家,被稱為“清初畫圣”。與王鑒、王時敏、王原祁合稱山水畫家“四王”,論畫主張“以元人筆墨,運宋人丘壑,而澤以唐人氣韻!
王翚自幼嗜畫,繼承家學,又隨學黃公望畫法的同鄉(xiāng)張珂學畫,很早便表現(xiàn)出非凡的繪畫才能。王翚師從王時敏、王鑒。但他所畫山水不拘于一家,廣采博攬,集唐宋以來諸家之大成,熔南北畫派為一爐。王翚在王時敏、王鑒發(fā)展南宗畫派的基礎上,借鑒北宗的某些技法,比較全面地對山水畫傳統(tǒng)進行整理,形成具有綜合概括性質(zhì)的法則。王翚將黃公望、王蒙的書法性用筆與巨然、范寬的構圖完美地結(jié)合起來,創(chuàng)造出一種華滋渾厚、氣勢勃發(fā)的山水畫風格。因而他所畫的江南小景往往生趣盎然,清幽靈動。王翚作畫喜好干筆、濕筆并用,而且多以細筆皴擦,畫面效果比較繁密。曾說“以元人筆墨,運宋人丘壑,而澤以唐人氣韻,乃為大成”。他早期畫風清麗工秀,晚期則傾向蒼茫渾厚。章法富于變化,水墨與淺絳渲染得法。也有評者指出王翚用筆過于圓熟,某些畫則顯得刻露,墨法少有變化,構圖略感壅塞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