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梨園戲,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,可看成戲曲的“活化石”。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時期的南戲,如《朱文走鬼》、“荊、劉、拜、殺”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8861
0 |
投票
|
|
|
|
棗梆主要流行在菏澤、鄆城、梁山、巨野、鄄城、定陶、東明等縣。東到嘉祥、濟寧,南到成武、曹縣,以及隴海路以北的吳屯等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8345
0 |
投票
|
|
|
|
歌仔戲是唯一發(fā)源于臺灣本土的傳統(tǒng)戲曲,根據(jù)《臺灣省通志》及《宜蘭縣志》的記載,皆謂歌仔戲起于宜蘭員山結頭份。這是臺灣同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7145
0 |
投票
|
|
|
|
淮海戲,江蘇省漢族地方戲曲劇種。主要流行于江蘇北部的連云港市、宿遷市及淮安市、鹽城市的北部城鄉(xiāng)。源出于沭陽吳集鎮(zhèn)的“拉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6558
0 |
投票
|
|
|
|
揚劇是發(fā)源于江蘇揚州,成長于上海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。它以古老的”花鼓戲”和”香火戲”為基礎,又吸收了揚州清曲、民歌小調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6086
15 |
投票
|
|
|
|
山東琴書是山東重要的地方曲藝品種,又稱“唱揚琴”或“山東揚琴”。它源于明代中期魯西南菏澤(古曹州)地區(qū)興起的民間小曲自娛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5342
0 |
投票
|
|
|
|
評劇,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“對口蓮花落”基礎上形成,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,后進入唐山,稱“唐山落子”。20世紀20年代左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5152
11 |
投票
|
|
|
|
秦腔,陜西省地方戲,也叫“陜西梆子”,是最早的梆子腔,約形成于明代中期。其表演粗獷質樸,唱腔高亢激越,其聲如吼,善于表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4305
0 |
投票
|
|
|
|
西秦戲又稱亂彈戲,漢族戲曲劇種之一,植根海陸豐,流行于粵東,到過閩南、臺北、廣州、香港及東南亞。西秦戲傳統(tǒng)劇目有一千多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4163
0 |
投票
|
|
|
|
粵劇,流行于廣東、香港、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(qū)。形成于清初,由外地傳入的高腔、昆腔、皮黃、梆子等聲腔與當?shù)孛耖g音樂結合而成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4009
0 |
投票
|
|
|
|
大平調是板腔體梆子戲。因其梆子灼目貫耳,故有“大梆戲、打油梆子”之俗稱,源于濮陽是有跡可尋的的古老劇種,該劇種主要流行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3725
0 |
投票
|
|
|
|
茂腔歸屬于山東地方戲曲的“肘鼓子”系列,是在漢族民間說唱形式“肘鼓子”(姑娘腔)的基礎上,吸收花鼓秧歌的劇目及表演程式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3667
0 |
投票
|
|
|
|
紹劇,流行于浙江紹興、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,形成于明末。以“三五七”、“二凡”為主要聲腔,表演上以武戲見長,風格粗獷、樸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3506
0 |
投票
|
|
|
|
皮影戲,也叫“影戲”、“燈影戲”、“土影戲”。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。劇目、唱腔多同地方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907
2 |
投票
|
|
|
|
皖南花鼓戲原為花鼓調,為安徽5大劇種之一,流行于皖南與蘇南、浙江相毗鄰地區(qū),而以宣州、郎溪、廣德、寧國一帶最為盛行。它是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862
0 |
投票
|
|
|
|
漢劇,一般指流行于湖北、河南、陜西等地的戲曲劇種,源出湖北地區(qū),舊稱“楚調”或“漢調”,主要聲腔是西皮腔,兼唱二黃腔,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826
0 |
投票
|
|
|
|
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、花燈戲的總稱,其中包括長沙花鼓、岳陽花鼓、常德花鼓、衡陽花鼓、邵陽花鼓等,它們各有不同的舞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810
0 |
投票
|
|
|
|
杭劇,杭州的漢族地方戲曲劇種。一度流行于杭州、嘉興、湖州一帶水鄉(xiāng)和蘇南等地。起源于杭州曲藝宣卷,從誕生到衰敗僅半個世紀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724
0 |
投票
|
|
|
|
楚劇,舊稱哦呵腔、黃孝花鼓戲、西路花鼓戲,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(qū)、孝感市一帶的山歌、道情、竹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710
0 |
投票
|
|
|
|
瓊劇,又稱瓊州劇、海南戲,是中國海南省的漢族民間戲曲藝術。瓊劇與粵劇、潮劇和廣東漢劇同稱為嶺南四大劇種。瓊劇歷史悠久,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694
0 |
投票
|
|
|
|
正字戲:又名“正音戲”,因其語言用中州 官話(閩南、潮州等地稱為“正音”或“正字 ”)而得名,流行于廣東省海豐、陸豐、潮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668
0 |
投票
|
|
|
|
湘劇,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,流行于長沙、湘潭一帶,源出于明代的弋陽腔,后又吸收昆腔、皮黃等聲腔,形成一個包括高腔、低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662
0 |
投票
|
|
|
|
雷劇,原名大歌班,是廣東省四大漢族戲曲劇種之一,是雷州方言圈內人們喜聞樂見、人人傳唱的一朵藝術奇葩,具有濃郁而鮮明的地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638
0 |
投票
|
|
|
|
桂劇,流行于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(qū),明末清初時形成,唱腔以皮黃為主,兼唱昆腔、高腔、吹腔等腔調。劇目有《搶傘》、《拾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542
0 |
投票
|
|
|
|
祁劇,又稱“祁陽戲”,流行于湖南祁陽、邵陽一帶,源出明代弋陽腔,聲腔以高腔為主,兼唱昆曲、彈腔。劇目有《目連傳》、《精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533
0 |
投票
|
|
|
|
梆子腔,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(tǒng)的總稱。它源出于山西、陜西交界處的“山陜梆子”,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,以木梆擊節(jié)。然后,它向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532
0 |
投票
|
|
|
|
贛劇,流行于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,由明代的弋陽腔發(fā)展而來,系由弋陽腔、青陽腔、昆腔、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。劇目有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506
0 |
投票
|
|
|
|
黔劇,流行于貴州省的地方劇種,由曲藝“文琴”發(fā)展而成,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,地方特色濃郁。劇目有《珠娘郎美》、《奢香夫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480
0 |
投票
|
|
|
|
滇劇,流行于云南及四川、貴州部分地區(qū)的地方劇種,形成于清末民初。由外來的絲弦、襄陽調和胡琴戲三種聲腔組成,經絲弦腔為主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480
0 |
投票
|
|
|
|
傣劇,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區(qū),形成于清中葉,源于當?shù)孛耖g歌舞,并吸收京劇、滇劇的藝術營養(yǎng)而形成。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,..[ 詳情] |
票數(shù):2479
0 |
投票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