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一個美食大國,愛吃是我們的傳統(tǒng),現(xiàn)在的生活中,很少有人不吃零食,不管是邊擼劇邊吃零食,還是餓的時候用零食充饑,或者閑著無聊吃點零食消遣都是極好的。現(xiàn)代零食的選擇也多種多樣。那么吃貨不僅現(xiàn)在有,古代也是應(yīng)該有吧。所以小編特意去查了一下,發(fā)現(xiàn)古代人的零食也不少呢,而且有很多我們現(xiàn)在還在吃,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古代的十大網(wǎng)紅零食吧 1、冰糖葫蘆
冰糖葫蘆又叫糖葫蘆,在天津又稱糖墩兒,在安徽鳳陽叫作糖球。冰糖葫蘆是中國傳統(tǒng)小吃,它是將野果用竹簽串成串后蘸上麥芽糖稀,糖稀遇風(fēng)迅速變硬。北方冬天常見的小吃,一般用山楂串成,糖稀凍硬,吃起來又酸又甜,還很冰。 在宋朝年間便開始了古式的做法,《燕京歲時記》記載:冰糖葫蘆,乃用竹簽,貫以山里紅、海棠果、葡萄、麻山藥、核桃仁、豆沙等,蘸以冰糖,甜脆而涼。茶樓、戲院、大街小巷到處可見,現(xiàn)已成為中國傳統(tǒng)小吃。冰糖葫蘆具有開胃、養(yǎng)顏、增智、消除疲勞、清熱等作用。 這個方法傳到民間,老百姓們把它串起來賣,酸酸甜甜的口感,大受一代又一代吃貨們的好評,火爆至今。 2、糖畫
糖畫,顧名思義,就是以糖做成的畫,它亦糖亦畫,可觀可食。民間俗稱“倒糖人兒”、“倒糖餅兒”或“糖燈影兒”。分為平面糖畫與立體糖畫兩種。它是地道的民間畫種,頗具特色的街市藝術(shù),廣泛流傳于巴山蜀水之間,備受老百姓喜愛的工藝食品。糖畫起源于明代的“糖丞相”。清代小說家褚人獲的《堅瓠補集》里載,明俗每新祀神,“熔就糖”,印鑄成各種動物及人物作為祀品,所鑄人物“袍笏軒昂”,儼然文臣武將,故時戲稱為“糖丞相”。 3、酸梅湯
酸梅湯現(xiàn)已有千年厚重的前史沉淀,它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(tǒng)飲料之一。商周期間,咱們的祖先就現(xiàn)已曉得用梅子提取酸味作為飲料。如今咱們喝的酸梅湯配方源于清宮御茶坊。清朝時,酸梅湯風(fēng)行于宮闈,其間格外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歡。酸梅湯如此風(fēng)行清宮是有緣由的。 4、茯苓餅
茯苓,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列為上品,說它“久服,安魂養(yǎng)神,不饑延年“,是古代醫(yī)家常用的益壽藥。茯苓餅的名稱是因為餅皮很像國藥中的云茯苓片。故稱“茯苓餅”。茯苓餅在南宋時期就有記載,是一種很古老的中藥零食,能夠幫助消化,提高食欲和機體自身的免疫力,還可以預(yù)防感冒,緩解咳嗽。味道吃起來甜味不膩,軟而不糯,形狀如滿月,薄如紙,白如雪,軟若棉~總之是一款很健康的小糧食。 5、蜜餞
蜜餞也稱果脯,古稱蜜煎。中國民間糖蜜制水果食品。流傳于各地,歷史悠久。以桃、杏、李、棗或冬瓜、生姜等果蔬為原料,用糖或蜂蜜腌制后而加工制成的食品。除了作為小吃或零食直接食用外,蜜餞也可以用來放于蛋糕、餅干等點心上作為點綴。 唐代,將進貢朝廷的水果用蜂蜜浸泡保存。到宋代,制作精細,品種多樣,由蜜漬發(fā)展為兼用蔗糖干制兩大類。精選果、洗凈、浸泡、熬制等工序制成,色味俱佳。 6、麥芽糖
麥芽糖產(chǎn)品的利用,從大約3000年前的《詩經(jīng)》中就可以看到端倪,比如“周原膴膴,堇荼如飴”。在大約作于戰(zhàn)國的《書經(jīng)》中又有“稼穡作甘”的話,可以被解釋為當(dāng)時人已經(jīng)明了以淀粉制糖的方法了。從當(dāng)時的資料中還可以得知當(dāng)時各階層的人都很愛吃糖,“含飴弄孫”就是東漢章帝時期馬皇后的人生理想,很簡樸實在,是吧? 7、龜苓膏
龜苓膏是歷史悠久的梧州傳統(tǒng)藥膳,相傳最初是清宮中專供皇帝食用的名貴藥物。它主要以名貴的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,再配生地等藥物精制而成。其性溫和,不涼不燥,老少皆宜,具有清熱去濕,旺血生肌,止瘙癢,去暗瘡,潤腸通便,滋陰補腎,養(yǎng)顏提神等功效,因而倍受人們喜愛,并暢銷中外。 8、烤番薯
古時蕃薯屬于下價食物,因為農(nóng)村多生產(chǎn)蕃薯,最著名是紅芯蕃薯和紫芯蕃薯,味甜而飽肚。直到現(xiàn)在,一到冬天,香甜燙嘴的烤紅薯,依然是很多人的心頭好。煨番薯就是現(xiàn)在的烤紅薯,用火爐將紅薯烤熟,掰開后香甜燙嘴,美到冬天,是所有人最愛的美食。 9、龍須糖
餡料包括糖膠、花生、芝麻和椰蓉,是中國民間傳統(tǒng)小吃。龍須糖的特色是由糖膠像拉面條般拉出來的糖絲。直到糖絲變白后,才加入餡料。據(jù)說是古代皇帝吃的小食品,已流傳民間二千余年了。正德皇帝游民間時,發(fā)現(xiàn)民間竟有味道、外形如此特別之糖,當(dāng)時稱之為“銀絲糖”,入口極香、口味特別,因而對此物產(chǎn)生好感,于是下旨帶回宮中,并取名為“龍須糖”、也被稱為“龍須卷”及后再傳入民間,一直是深受臣民們喜愛的食品。龍須酥據(jù)傳已流傳民間二千年,一直為皇帝御用點心,直至雍正年間,龍須酥才名聲大震。相傳,一日雍正皇帝設(shè)滿漢全席,宴請文武百官。當(dāng)御廚現(xiàn)場制作該酥時,雍正皇帝見其手法嫻熟,似游龍舞鳳,手中糖絲雪白、纖細,如祥龍之須,遂龍顏大悅,賞賜眾嬪妃臣子,并特封此糖為“龍須酥”,自此,龍須酥的美名遍傳大江南北。 10、糖冬瓜
新鮮上好的冬瓜黑皮去皮,除去內(nèi)部和瓜子,再將其切成4~5厘米厚的長方塊,放入沸水中燙5~10分鐘,燙至冬瓜肉質(zhì)透明時撈出,在清水中沖洗干凈后,壓除水分,放在日光下曬至半干時,用白糖拌勻,浸漬半天后,以白糖入味,再曬3天即成。 看看古人的小零食,不僅美味,還健康,這也是我們中國人一直這么聰明的原因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