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9年12月8日,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,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,1993年紐約特別會議提出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為國際家庭日(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ies),以此提高各國政府決定和公眾對于家庭問題的認識,促進家庭的和睦、幸福和進步。
家庭是社會的“基本細胞”。20世紀80年代以來,全世界家庭數目急增,目前已達10.3億個;家庭規(guī)模日趨縮;離婚率普遍上升,美國每2對結婚者中有1對婚變,西歐有三分之一的婚姻以離婚告終;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,全世界65歲以上老人已達3.5億,歐洲60歲以上的老人已占總人口的五分之一;人們的家庭觀念也在發(fā)生變化。這些家庭問題給社會帶來巨大沖擊,日益為國際社會所關注。
1989 年12月8日,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,宣布1994年為“國際家庭年”(InternationalYearoftheFamily),并確定其主題為“家庭:變化世界中的動力與責任”,其銘語是“在社會核 5月15日國際家庭日心建立最小的民主體制”。此后聯合國有關機構又確定以屋頂蓋心的圖案作為“國際家庭年”的標志,昭示人們用生命和愛心去建立溫暖的家庭。國際家庭年的宗旨是提高各國政府、決策者和公眾對于家庭問題的認識,促進各政府機構制定、執(zhí)行和監(jiān)督家庭政策。
1993年2月,聯合國社會發(fā)展委員會又作出決定,從1994年起,每年5月15日為“國際家庭日”(InternationalDayforFamilies)。設立“國際家庭日”旨在改善家庭的地位和條件,加強在保護和援助家庭方面的國際合作。
2011年國際家庭日主題是面對家庭貧困和社會排斥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