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莜面栲栳
莜面栲栳(用莜麥面蒸制而成),配之羊肉臊子,加上各種佐料,在西街和九龍街上的九龍飯店、云中飯店、水餃鍋貼館等都會使您一飽口福。
2、應(yīng)州牛腰
雁門關(guān)外的應(yīng)縣城內(nèi),不僅有一座馳名中外的應(yīng)州木塔,而且還有一種名叫牛腰的傳統(tǒng)食品,頗負盛名。 應(yīng)縣在唐五代以后一度成為北方的經(jīng)濟、軍事重鎮(zhèn),遼金時期屬西京道,經(jīng)濟十分繁榮。后幾經(jīng)戰(zhàn)亂,逐年荒涼凋敝。但到清代中期,這里經(jīng)濟又有了起色。當時應(yīng)縣是北方省區(qū)佛教徒到佛教圣地五臺山朝圣的必經(jīng)之地,且過往游客、商人甚多。起初當?shù)赜新榛、黃糕、面餅幾樣食品,飯館生意十分清淡。當時應(yīng)縣城內(nèi)有個叫于義的飯店掌柜,因生意不景氣,非常著急。一天他做面餅時,由于心不在焉,不慎把半碗糖稀碰翻在面案上,他急中生智,忙把白面和糖稀和起來,做成了面團,但和起來,無法蒸,也不好烤。他便試著捏成小餅放入炸麻花的油鍋里炸制,撈出一吃,味道甜潤,越嚼越香,而且顏色很象煮熟的牛腰。于是他試著又做成牛腰形狀,一起炸好,端給客人們品嘗,立刻受到人們的好評。從此于義就專門做起了這種食品,他的飯鋪也就因此興旺起來,其技藝也代代相傳至今。
3、羊雜粉湯
論起吃羊肉的習慣,漢人和有些少數(shù)民族有所不同,少數(shù)民族只吃羊肉,把羊下水全扔了。而漢人吃完羊肉之后,還把羊頭、羊蹄、羊心、羊肝、羊肺、羊腸以及羊血等洗凈,煮熟、切碎,配以蔥、辣椒、鹽等調(diào)料熬制成湯,因為里邊雜七雜八應(yīng)有盡有,故稱羊雜。 羊雜湯里面摻些山藥粉條,有葷有素,油而不膩,質(zhì)醇味美,撈出鍋來熱氣騰騰,香氣襲人,吃起來味道鮮美,具有明顯的驅(qū)寒、暖胃、舒身等功能,是一味較好的食療保健食品。 凡是外地人來到大同以后,必須品嘗一碗又辣又香的羊雜粉湯,方不虛此行。
4、豌豆面
大同的風味小吃當然也離不開面食,豌豆面就是其中的一種。 具體作法是將豌豆面與白面或莜面和在一起,然后或搟或壓或切,品種有拔魚兒、抿面、壓饸烙等,下鍋煮熟以后,澆上用雞蛋、豆腐皮、金針、木耳調(diào)成的鹵汁或肉末鹵汁,即可食用。香味濃郁,十分適口。
5、黃糕
這是大同一帶常見的家常食品,原料是黃米面,先用溫水和成碎塊狀(散粒),上籠蒸熟,然后倒在盆里用手再揉一遍,邊揉邊在其表面抹點麻油,這樣作可以防止糕面表皮干裂。 最后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塊,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。 黃糕具有“黃、軟、筋、香”四大特點,吃起來松軟可口,十分味美。
6、羊雜割
雜割,為山西的一種地方小吃。據(jù)傳,山西人吃雜割始于元朝,雜割一名還是忽必烈之母所賜。元世祖忽必烈由晉地入中原,路經(jīng)曲沃縣時,其母莊圣太后染疾,曲沃名醫(yī)許國楨為其診治痊愈,成為忽必烈之母的寵信御醫(yī)。許母韓氏善主廚,隨其子侍奉莊圣太后。韓氏見蒙古人吃羊肉,棄下水甚感可惜,即將羊下水拾回洗凈,煮熟,配以大蔥、辣椒吃,其味甚美。太后品嘗后,贊譽不止,即賜名“羊雜酪”。從此逐漸流傳,成為民間風味小吃。
7、面麻片
代州面麻片,歷史悠久,以片薄、質(zhì)脆、香甜可口著稱,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。 據(jù)說,清朝末年,一位在江蘇做官的代州人特別喜歡吃江蘇的麻片。告老還鄉(xiāng)時,便帶了一名專做麻片的廚師回鄉(xiāng),在家做麻片,供自己食用。后來這位廚師將其技藝傳給了代州人,經(jīng)代州人的改進,制成了獨具特色的代州麻片。代州城有名的商號“聚星瑞”、“興盛齋”、“富成齋”、“天興昌”、“巨盛齋”、“福盛魁”等,主營面麻片,并向州外推銷,享譽山西。
8、大同脆皮雞
以大同酒家制作最佳,五十年代,鹽火局雞、文昌雞、太爺雞和脆皮雞合稱為"四大名雞",享譽內(nèi)外。其菜制法獨特,雞皮大紅,蝦片潔白,皮脆,肉鮮,骨香。
9、涮羊肉
大同涮羊肉有四大特點:味香、肉嫩、質(zhì)鮮、外形美,在全國也是赫赫有名。涮羊肉的原料,遍布大同各地,其中以廣靈的大尾巴羊和朔州的五花羊肉最為聞名。這種羊肉,由去骨的綿羊前腿、后腿、大排、肉塊四個部分各自凍成肉塊,想吃肥的,揀后腿和肉塊;想吃瘦的,揀前腿和大排。
|